裝修預算怎么做?4步規(guī)劃法,避免超支,錢花在實處
裝修裝到一半沒錢了是很多業(yè)主的痛點。其實,做好預算不是砍價省錢,而是合理分配——明確哪些地方該花,哪些地方可省,避免前期亂花錢、后期被迫妥協(xié)。以下4步預算規(guī)劃法,從需求梳理到成本控制,幫你把錢花在刀刃上,裝出性價比。
一、先算“總盤子”:根據(jù)戶型和需求定總預算
裝修預算的第一步是明確“能花多少錢”,避免盲目開工后陷入資金困境。
(一)按戶型定基礎預算
小戶型(≤90㎡):
基礎裝修(硬裝+部分軟裝):8-15萬(簡裝8-10萬,中裝10-15萬);
參考標準:每平米1000-1800元(含人工、輔材、基礎主材)。
中戶型(90-144㎡):
基礎裝修:15-25萬(簡裝15-20萬,中裝20-25萬);
參考標準:每平米1200-2000元(面積增大后,功能分區(qū)多,成本略增)。
大戶型(≥144㎡):
基礎裝修:25-50萬+(根據(jù)風格復雜度浮動,如輕奢、新中式成本較高);
參考標準:每平米1800-3000元(大空間設計費、定制化項目占比增加)。
(二)按需求調整預算分配
剛需自?。簝?yōu)先保證“基礎功能”(水電、防水、墻面地面),預算向硬裝傾斜(占比60%-70%),軟裝和家電選實用款;
改善型住房:可分配20%-30%預算到設計和個性化項目(如吊頂造型、定制柜體),兼顧顏值與功能;
出租房:控制在每平米800元以內(nèi)(簡裝,滿足基礎居住即可,不做復雜設計)。
二、拆分預算:5大板塊明細,避免“糊涂賬”
把總預算按項目拆分,明確每一項的花費上限,避免“錢花了不知道去哪了”。
(一)硬裝部分(占總預算50%-60%)
基礎工程(30%-35%):
拆改:80-120元/㎡(墻體拆除+垃圾清運,承重墻不能拆,別為省錢違規(guī));
水電:100-150元/㎡(含開槽、管線、人工,水電是隱蔽工程,選國標材料,不能?。?;
防水:60-80元/㎡(廚房、衛(wèi)生間、陽臺必做,至少刷2遍,閉水試驗48小時)。
主材部分(20%-25%):
瓷磚/地板:100-300元/㎡(客廳選耐磨款,臥室選環(huán)保實木復合地板);
墻面:30-80元/㎡(乳膠漆選環(huán)保款,如多樂士、立邦,硅藻泥溢價高,剛需可?。?/font>
門窗:500-1500元/套(臥室門選靜音款,陽臺封窗選雙層中空玻璃,隔音保暖)。
(二)軟裝部分(占總預算20%-30%)
家具:沙發(fā)、床、衣柜等(選環(huán)保板材,剛需可網(wǎng)購性價比款,預算有限可分批購入);
窗簾、燈具:占軟裝10%-15%(燈具選簡約款,窗簾注重遮光性,避免華而不實)。
(三)家電部分(占總預算10%-20%)
優(yōu)先購入“必需款”:冰箱、洗衣機、空調(選一級能效,長期省電);
“非必需款”(如洗碗機、掃地機器人)可后期添置,避免前期預算超支。
(四)設計費(可選,占總預算5%-10%)
剛需簡裝可省設計費(參考案例自己搭配);
大戶型、復雜風格(如輕奢、新中式)建議花設計費(50-200元/㎡),避免裝完風格混亂。
(五)備用金(必留,總預算的10%-15%)
用于應對突發(fā)情況(如墻體拆改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主材補貨),避免中途停工。
三、3個省錢技巧:不降低品質,少花冤枉錢
(一)“重硬裝輕軟裝”,基礎工程不省錢
水電、防水、墻面基層處理必須做好(返工成本更高);
軟裝(如窗簾、裝飾畫)可買平價款,后期想換成本低。
(二)避開“低價陷阱”,合同寫清明細
警惕“998元/㎡全包”(多含增項,如墻面找平、瓷磚倒角需額外加錢);
合同注明“材料品牌、型號、施工標準”,增項需書面確認,避免口頭承諾。
(三)合理規(guī)劃購買時機
主材(瓷磚、地板)在建材市場促銷期買(如3?15、雙十一),比平時便宜10%-20%;
家電等大件可參加線下團購會,對比線上價格,選性價比高的渠道。
做好裝修預算的核心是“先規(guī)劃后動手”——明確需求、拆分明細、控制沖動消費。
專屬設計師免費1對1全程服務
關注華美樂